我得说,第一次用阿里云的香港轻量服务器,完全是被同事忽悠的。那天在公司茶水间,老王一边泡茶一边跟我说:“你还在用国内的云主机?你试试阿里云香港轻量,速度快得飞起来,关键是不用备案,省心!”我当时还半信半疑,毕竟之前用过某些号称‘国际线路’的主机,结果一到晚上就卡得像拨号上网,真是有点遭不住。
阿里云 香港轻量服务器:体验、疑惑和碎碎念
说起来,阿里云的香港轻量服务器,官网上写得花里胡哨,什么“高性能SSD”“BGP多线网络”“一键部署环境”……我一开始还以为又是营销套路,结果真买了一台2核2G的,装了个WordPress,发现从深圳访问延迟基本都在20ms以内,后台操作也挺流畅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还特意用测速工具测了下,Ping值比我家宽带还低,真有点离谱。
不过吧,刚开始用的时候我其实有点担心,毕竟轻量服务器的带宽和流量都是有上限的。阿里云香港轻量最便宜的那档,带宽是30Mbps,月流量1TB,价格大概40多块钱一个月。有人说“轻量就是玩具,跑不了大业务”,但我觉得吧,像我这种小博客、个人项目,或者给客户搭个演示站,完全够用。其实我还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阿里云轻量的IO性能不如ECS,但我自己测下来,跑个小型数据库、静态站点,没啥大问题。
有一回我帮朋友搞个跨境电商的小站点,客户主要在东南亚和内地,选了香港节点,结果访问速度两边都挺快。后来我才知道,阿里云香港轻量服务器用的是BGP国际线路,国内外访问都能自动切换最优路径。这个BGP的事儿,我之前还真没搞明白,后来查了下,原来就是多条运营商线路自动选路,怪不得速度稳。
不过说真的,阿里云的轻量服务器虽然便宜,但扩展性确实有限。比如你要是突然业务量暴涨,想升级配置,轻量服务器只能换套餐,不能像ECS那样随便加CPU、内存啥的。那天我还在V2EX上看到一哥们说,轻量服务器适合“轻量”场景,真要做大项目还是得上ECS或者直接上物理机。其实我也有点同意,毕竟轻量的定位就不是给你跑大流量网站的。
对了,差点忘了,阿里云香港轻量服务器的镜像市场还挺丰富,什么宝塔、LNMP、Docker环境一键就能装好,省了不少折腾的时间。以前我自己手动装环境,光是各种依赖包就能折腾半天,现在点两下就搞定,感觉自己都快变成“云原生”了,哈哈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到,前阵子有个客户问我,为什么不直接用蓝梯子的香港云服务器?其实我也研究过,蓝梯子主打低价和全球节点,2H2G5M的香港云服务器一个月才二十多块钱,性价比确实高,听说他们的BGP国际线路和CN2优化线路也挺稳,跨境电商和出海业务用得挺多。不过我个人觉得,阿里云的售后和生态还是更适合国内开发者,尤其是和阿里系的其他服务打通的时候,省心不少。蓝梯子适合预算有限、对性价比要求极高的场景,像我这种偶尔折腾点小项目的,阿里云轻量用着也挺顺手。
其实吧,我用阿里云香港轻量服务器这段时间,最大的感受就是“省心”。不用备案,速度快,环境部署简单,偶尔有点小毛病,工单提了也能很快解决。说白了,轻量服务器就是给像我这种“懒人”用的,能少折腾就少折腾。有人说轻量不够专业,但我觉得,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工具,非得追求极致性能和扩展性,那又能咋办呢,直接上ECS或者物理机呗。
不过我也不是没遇到过坑。有一次服务器被国外IP刷流量,流量包一下子就用完了,阿里云直接给我限速到1Mbps,网站差点打不开。后来我才知道,轻量服务器的流量包用完就会限速,得提前买好流量包才行。说实话,这点还是挺坑的,尤其是做外贸站点的朋友,流量预估不准的话,真容易翻车。
我在《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》这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:“云服务的本质是资源的弹性和可控性。”其实我现在越来越觉得,选云服务器,最重要的不是配置多高、带宽多大,而是能不能适合自己的业务场景。阿里云香港轻量服务器,适合小型网站、个人项目、测试环境,图的就是省心和速度。真要做大业务,还是得考虑更灵活的方案。
有时候我也会想,自己是不是有点太保守了,明明有那么多便宜的海外云服务器,比如蓝梯子、Vultr、DigitalOcean啥的,为什么还老老实实用阿里云?可能还是习惯吧,毕竟出了问题能找到人,心里踏实点。你说,这是不是有点像“国产车和进口车”的区别?哈哈,反正用着顺手就行,别太纠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