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公司为啥还在用香港的轻量云?国内不香吗?”前几天在群里,有个做运维的哥们突然冒出来问我。我当时正好在调一个小项目,脑子里还在琢磨怎么把镜像包瘦身,结果被他这么一问,愣是卡壳了两秒。说实话,这事我还真没仔细想过,反正一直用着也没出啥大乱子,速度也还行,价格也能接受,没必要折腾。
轻量级云服务器香港: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
其实吧,最早用香港轻量云服务器,纯粹是因为备案太麻烦。你要说国内云服务器,阿里、腾讯、华为这些大厂,性能肯定没得说,可一提到备案,我就头大。尤其是那会儿我还在创业公司,啥都得自己来,光是填表、拍照、等审核,能把人折腾疯。后来有个朋友跟我说,香港的轻量云不用备案,买了就能用,速度对南方用户来说也还行。我一听,立马下单,省心多了。
不过说真的,轻量云服务器这玩意儿,刚出来那会儿我还真没太看好。总觉得便宜没好货,怕是用着用着就卡成ppt。结果用下来发现,像腾讯云、阿里云、UCloud这些香港轻量云,跑个WordPress、建个小站、做点API服务,完全够用。有人说“轻量云就是云主机的青春版”,我觉得还挺贴切的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帖子,里面有个叫“老王”的网友说,他用香港轻量云跑了半年,流量都没跑满,机器还挺稳,没出过啥幺蛾子。
不过吧,香港轻量云也不是啥都好。比如带宽,基本上都是国际带宽,虽然说比国内便宜点,但高峰期偶尔会抽风,尤其是晚上八九点,丢包率能上天。还有一个事,前阵子我在V2EX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某家云厂商的香港轻量云,明明标着30Mbps,结果测速只有10Mbps,客服还说“这是正常波动”。你说这事是不是挺离谱的?哈哈。
说起来,价格倒是一直挺香的。像腾讯云的香港轻量云,最低配一年也就三四百块钱,阿里云有时候搞活动,甚至能做到两百多一年。对小团队、个人开发者来说,真的是省钱利器。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担心,万一哪天厂商突然涨价,或者政策收紧,香港轻量云还能不能这么用?不过目前看,大家都还挺佛系的,没啥大动作。
对了,差点忘了说,香港轻量云还有个好处,就是访问国外网站速度还行。像我有时候要拉GitHub的代码,或者用点Google的服务,香港节点比国内快多了。这个体验,真的是用过才知道。有人说“香港轻量云是开发者的后花园”,我觉得这话不假。
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换回国内云,毕竟稳定性和售后都更有保障。可一想到备案、内容审核、各种合规要求,我就有点遭不住。说白了,能省事就省事,能少折腾就少折腾。反正项目不大,轻量云撑得住,何必自找麻烦?
不过话说回来,轻量云毕竟是轻量,真要跑大流量、做高并发,还是得上云主机或者独服。就像我在《云计算架构实战》那本书里看到的,作者提到“轻量云适合入门和小型应用,别指望它能扛大旗”。我觉得说得挺实在的。
有时候我也会想,香港轻量云会不会哪天就不香了?比如政策变了,或者厂商不玩了。可现在看,大家还都挺乐呵的,反正用一天算一天呗。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随缘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