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香港那边云服务器贵不贵啊?”前几天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突然微信问我。我一时还真愣住了,怎么说呢,这事儿还真得分怎么用、用哪家的、你要多大带宽、要不要备案、是不是要防御DDoS……说实话,香港云服务器这几年变化挺大,厂商也多得有点眼花缭乱。
香港的云服务器厂商
我第一次用香港云服务器,大概是2017年吧,那会儿阿里云刚在香港开节点,腾讯云也跟着上了。其实更早之前,香港本地IDC才是主流,什么新世界电讯、PCCW、iAdvantage这些老牌厂商,做得风生水起。后来大陆云厂商一波接一波杀过来,价格直接打下来,老牌IDC有点遭不住了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香港本地IDC有些机房环境其实还挺老派的,进机房要刷卡、签字、还得穿鞋套,跟内地那种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机房体验完全不一样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这些大陆大厂在香港的节点,速度确实快,尤其是回大陆的线路,CN2 GIA什么的,做游戏、视频、直播的都爱用。有人说“香港云服务器就是大陆业务的跳板”,其实也不全对,毕竟有些外贸、博彩、灰产啥的也喜欢用香港节点,主要是免备案、政策宽松。对了,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香港云服务器“动不动就被封”,其实吧,这事儿一半一半,正规业务基本没啥问题,灰色业务就别抱太大希望了。
说起来,AWS、Google Cloud、Azure这些国际大厂也在香港有节点,但说实话,价格真不便宜,尤其是带宽,简直离谱。上次我帮一个客户迁移AWS香港节点,光是流量费就能买三台阿里云的同配置机器。有人跟我说过,AWS香港节点其实主要是给亚太区大客户用的,普通中小企业根本用不起。对了,DigitalOcean、Vultr、Linode这些海外小众云也有香港节点,不过线路一般,回大陆速度不太行。
其实我有时候也挺纳闷,为什么香港云服务器厂商这么多,价格差距还那么大?后来我在《云计算与数据中心发展报告(2023)》里看到,说香港的数据中心资源紧张,土地贵、电费高,导致本地IDC成本一直下不来。再加上大陆云厂商补贴、打价格战,香港本地厂商压力山大。有人说未来香港会变成“云服务中转站”,我觉得也不是没道理。
对了,顺便补充一句,香港云服务器的售后服务真是参差不齐。有一次我用某家本地IDC,凌晨三点服务器挂了,打电话过去,客服居然说“工程师下班了,明天再处理”。我当时差点没气死。后来用阿里云、腾讯云,虽然客服也不一定能马上解决问题,但起码24小时在线,心里踏实点。
说实话,香港云服务器厂商这块水挺深的,尤其是小厂,价格低得离谱,结果一查IP,发现根本不是香港机房,甚至有的直接是深圳、广州的线路。某论坛上看到一哥们吐槽,说买了个“香港云”,结果延迟比北京还高,最后一查,原来是“假香港”。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。
不过我个人觉得,选香港云服务器,还是得看需求。要是做大陆业务,选大厂,贵点也值;要是做外贸、灰产,可能得多试几家,别贪便宜。其实我也说不准,毕竟每个人需求不一样。对了,刚才说的那些厂商,可能还有漏掉的,等会儿我再查查。反正这行变化太快,今天说的,明天就不一定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