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谁最近用阿里云香港的服务器了?怎么感觉比以前慢了好多?”上周五晚上,群里突然有人这么问。我当时正好在调一个小项目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不会吧,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卡?
阿里云香港服务器慢
其实说起来,阿里云香港节点我用得还挺早的。大概是2020年吧,那会儿国内备案麻烦,香港节点成了很多人的首选。速度嘛,最开始真挺快的,尤其是对比美国、日本那些节点,延迟低,带宽也还行。可最近这半年,怎么说呢,慢得有点离谱。前两天我部署个前端静态站,明明本地测速能跑满,放到香港服务器上,打开首页都要等个三四秒。说实话,我一度以为是我代码写烂了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慢这事儿到底是阿里云锅大,还是我自己网络有问题?我还真纠结过。后来我在知乎上搜了一圈,发现吐槽的人还真不少。有人说是因为阿里云香港节点太热门,带宽被分得太细了。也有人说是最近大陆到香港的线路被“限速”了,尤其晚上高峰期,丢包率高得吓人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在V2EX上看到有哥们贴了个MTR路由追踪,丢包点基本都在大陆出口和香港入口之间。你说这事儿怪谁?
其实我还特意去翻了下阿里云的官方公告,没看到啥异常。可我同事小王说,他有一次工单问客服,客服就一句“网络波动,建议避开高峰期”。我当时差点笑出声——你让我凌晨三点上线?
说起来,阿里云香港慢这事儿,去年底《南华早报》还专门写过一篇,说是因为跨境数据流量暴增,香港机房压力大,带宽扩容跟不上(South China Morning Post, 2023)。不过也有人反驳,说其实是大陆这边的出口带宽卡脖子,香港本地其实还好。谁说得对,我也说不准,反正用起来就是慢。
有时候我真怀疑,是不是阿里云在搞什么“带宽超卖”?我记得在《云计算内幕》那本书里,作者就提到过云厂商常常会把带宽资源分配得很紧,尤其是热门节点。说白了,就是你买的带宽,可能根本用不到标称的速度。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坑人?
不过说真的,我也不是没想过换别家。腾讯云、华为云、甚至搬瓦工、Vultr这些都试过。可惜,香港节点都差不多,白天还行,晚上就拉胯。有人说用日本、新加坡节点绕路,延迟高点但稳定。可我试了下,访问速度还是不如香港。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扯的?
其实我现在都习惯了,部署项目前先测一遍速度,慢就直接上CDN,能缓存的全缓存。要不然客户一投诉,我真有点遭不住。对了,顺便补一句,有时候慢得离谱,重启下实例,居然能快一点。是不是心理作用我也说不清。
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,他用阿里云香港节点做游戏服务器,结果玩家全在骂卡。我问他为啥不用国内节点,他说备案太麻烦,香港方便。唉,方便归方便,慢起来真让人头大。
其实我也不是非得吐槽阿里云,毕竟大厂嘛,服务、稳定性都还行。可这速度问题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也许哪天我心血来潮,再去试试别的云,或者干脆自己搞个IDC?不过想想还是算了,折腾不起。
我刚才是不是说得有点重了?其实也不是不能用,就是别指望太快。要不然你试试?说不定你那边就不卡呢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