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我本来今天不打算写啥技术相关的东西的,主要是昨晚熬夜打游戏,脑子有点迷糊。结果早上刚到公司,阿伟(我们运维那哥们)就突然问我:“你最近不是在搞香港云服务器吗?网络型那个到底有啥区别?”我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太清楚,毕竟这玩意儿,呃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
香港云服务器网络型:碎碎念+一点点经验
先说说我为啥会接触到香港云服务器。其实也挺偶然的。去年10月吧,差不多国庆后,我们公司突然要做一个面向东南亚的小游戏平台。老板说要快,最好一周上线(我当时真的想骂人)。国内服务器肯定不行,延迟太高,东南亚那边用户体验直接爆炸。后来就考虑香港云服务器,主要是离得近,速度快点,政策也宽松点(不过这个我不太确定,反正听说的)。
说到“网络型”,其实我一开始也懵,啥叫网络型?后来查了下,原来就是云服务器分“本地型”和“网络型”,本地型就是存储啥的都在本地,网络型就是存储啥的都走网络,数据盘啥的挂载在网络存储上。呃,我说得有点乱哈,反正就是你买的云服务器,数据其实不在机器本地,而是在一个网络存储池里,理论上更安全,扩展也方便。
不过话说回来,网络型也不是啥都好。我记得有一次,应该是去年11月初吧,具体哪天忘了,反正那天深圳下大雨,我在家远程维护。突然发现我们香港云服务器的数据库延迟飙高,查了半天,原来是网络型存储那边出问题了。后来问了客服,说是存储节点维护,影响了部分IO。说真的,当时我有点崩溃,客户还在催上线,真想摔键盘。
其实我觉得,网络型的好处主要是弹性扩展,尤其是你要做集群、热迁移啥的,真的方便。比如我们后来加节点,直接挂载新的网络盘就行,不用像本地型那样还得迁移数据,麻烦死了。不过也有朋友说,网络型有时候性能不如本地型,尤其是高并发场景下,IO瓶颈明显。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帖子,说阿里云的网络型盘在高峰期会掉速,虽然我没遇到过,但也不敢保证。
对了,顺便插一句,香港的云服务器厂商还挺多的,什么阿里、腾讯、UCloud、华为、还有一堆本地小厂。价格差别也大,有的便宜得离谱,有的贵得离谱。我们公司最后选的是腾讯云,主要是有活动,买三年送一年,哈哈,老板最喜欢这种羊毛。
说到网络型,安全性也算一大卖点吧。之前有个同事(小李,92年的,挺逗一人)说他在某本安全书上看到,网络型存储可以多副本备份,哪怕一台物理机挂了,数据也不会丢。呃,我没考证过,反正听着挺靠谱的。后来我查了下,发现有篇论文也提到类似的东西,作者叫Wang, L.,2019年写的,题目是《Cloud Storage Security in Hong Kong Data Centers》,说网络型存储多副本确实提升了数据安全性(Wang, L. (2019). Cloud Storage Security in Hong Kong Data Centers.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, 10(2), 123-135.)。不过我也没细看,英文太多,头疼。
有时候我也在想,香港云服务器网络型到底适不适合我们这种小公司?说实话,价格贵一点,性能也不是顶级,但胜在灵活。尤其是我们这种业务经常变,今天做小游戏,明天做直播,后天又要搞电商,网络型弹性扩容真的省心。就是有时候网络抽风,真让人抓狂。
哦对了,前几天我还和我表弟聊过这个事,他在广州做IDC销售。他说现在很多客户都选香港云服务器,主要是备案啥的省事,速度也快。至于网络型还是本地型,他说大客户一般选网络型,小客户图便宜就选本地型。呃,这个我也没法验证,反正听听就好。
说到这里,突然想起上周五的事。那天我加班到晚上九点多,外面下着小雨,办公室里就剩我和阿伟。我们俩一边吃泡面一边看着服务器监控,突然发现有个节点报警。阿伟一脸懵逼地说:“不会又是网络型存储出问题吧?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查,结果只是流量高了点,虚惊一场。说真的,这种时刻,真的会怀疑人生——为啥不选个本地型的省心点?不过想想,万一以后业务扩了,还是网络型靠谱点吧。
其实吧,香港云服务器网络型这东西,优缺点都挺明显的。适合啥场景,真得看你自己需求。说不定哪天又出啥新技术,网络型和本地型都淘汰了也说不定。反正吧,技术这玩意儿,永远在变,咱们这些打工人只能跟着跑。
唉,写着写着又跑题了。总之,香港云服务器网络型,适合弹性扩展、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场景,但也有性能和价格的坑。你说是不是?我反正还在摸索,哪天踩坑了再来吐槽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