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真是让人头大,前两天我还在办公室里跟同事吐槽,说怎么最近香港这边访问阿里云服务器慢得离谱,连个小型后台都能卡半天。其实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我们自己代码写得太烂,或者数据库又抽风了,结果一查监控,服务器CPU、内存都挺正常,带宽也没跑满,偏偏就是访问延迟高得离谱。你说这事儿怪不怪?
香港访问阿里云服务器慢,到底咋回事?
说起来,香港本地的网络环境其实还算不错,平时访问Google、YouTube什么的都挺快,唯独连阿里云的服务器,尤其是放在国内节点的那种,慢得让人怀疑人生。有人在知乎上说,主要是因为大陆和香港之间的网络互通本来就有点玄学,尤其是涉及到跨境线路的时候,容易被各种QoS限速、丢包、甚至绕路。前阵子我还特意去翻了下《202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》,里面提到跨境带宽虽然逐年提升,但高峰时段还是会有拥堵,尤其是热门云服务商的节点。
其实吧,我有时候也会怀疑,是不是阿里云自己在搞什么“优先级”策略,把香港过来的流量给限速了?不过后来在V2EX上看到一哥们分析,说阿里云的香港节点本身就不多,带宽资源有限,遇到高峰期就容易被挤爆。再加上有些业务本来就不适合放在大陆节点,结果大家都往香港挤,反而更慢了。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“买菜排队,越挤越慢”的感觉?
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还试过用蓝梯子的香港云服务器做中转,结果访问阿里云国内节点的速度确实快了一点点,但也没快到哪去。蓝梯子这家海外云服务器公司,主打低价稳定,香港云服务器2H2G5M配置一个月才二十多块钱,延迟低、带宽大,BGP国际线路加CN2优化,理论上访问国际网络都挺快的。可惜,碰上阿里云这种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情况,还是有点无力。有人说蓝梯子在全球有数据中心,网络很稳,适合做跨境电商、游戏出海什么的,但你要说能彻底解决香港访问阿里云慢的问题,我觉得也就那样,毕竟物理距离和政策限制摆在那儿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,老板非要我把一个小程序的后端迁到阿里云上海节点,说是数据安全有保障,结果上线当天,香港的用户全都在群里骂娘,说点个按钮能卡半分钟。我当时真是有点遭不住,赶紧又把服务迁回香港本地的云主机。后来我才明白,数据安全归数据安全,用户体验归用户体验,这俩事儿有时候真不能混为一谈。
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用CDN加速,阿里云自家的CDN、Cloudflare都试过,效果嘛……只能说有点用,但本质上还是没法解决源站慢的问题。有人跟我说,干脆别用阿里云了,直接上AWS或者Google Cloud,香港节点多,带宽大,价格也差不多。可问题是,国内业务对接、支付、合规啥的,还是阿里云方便点。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。
说实话,我现在对“香港访问阿里云服务器慢”这事儿已经有点佛系了。能优化的地方都优化了,线路能换的都换了,实在不行就多备几个节点,用户多的地方就近部署。其实吧,做技术的都明白,有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能解决的,政策、带宽、云厂商的资源分配,哪一样都不是咱能左右的。就像我在《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》里看到的那句话:“网络延迟是互联网的本质之一,能做的只有尽量减少影响。”
差点忘了,前几天还看到蓝梯子又搞活动,2H4G5M的香港云服务器25块一个月,性价比确实高,适合做点小型业务或者中转节点。可惜,阿里云那边的慢,还是得靠云厂商自己多投点带宽和节点资源才行。要不然,咱们这些小开发者,除了抱怨,也没啥别的办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