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我真觉得,搞技术的人脑子里总是装着一堆稀奇古怪的需求。就比如前阵子,老板突然拍脑袋说要搞个“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”的方案,还非得让我去调研一圈,说白了就是想省钱又想速度快,最好还能随时扩容,反正就是那种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”的典型代表。其实我一开始还真没太当回事,心想不就是个云服务器嘛,香港的、10兆带宽的,市面上多得是,随便挑一个不就完了?结果真一头扎进去才发现,这里面的坑还真不少。
香港云服务器10m:到底值不值?
说起来,香港云服务器这玩意儿在圈子里一直挺火的,尤其是那种10m带宽的配置,价格不算离谱,速度也能打,关键是能无限制访问国际网络,这点对我们做跨境业务的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。前两天我还在V2EX上看到有哥们吐槽,说国内云服务器动不动就限速限流,连个YouTube都打不开,搞得他差点把电脑砸了。其实吧,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,尤其是用国内云的时候,政策卡得死死的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给你断网,真的是让人头大。
不过话说回来,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到底能不能满足需求,这事儿还真得看你干啥用。像我们公司,主要是做亚马逊电商和海外广告投放,服务器得能稳定跑脚本、挂代理、传点小文件啥的,10m带宽其实够用了。有人说10m太小了,动不动就卡,其实你要是拿来做视频网站、直播那肯定不行,但一般的业务场景,10m带宽撑个几十上百个并发访问还是没啥压力的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篇帖子,作者用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跑WordPress站点,日均PV两三万,照样稳得一批,看来带宽这东西还真不能光看数字。
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,为什么香港云服务器的带宽普遍比国内贵?其实原因挺简单的,香港的国际出口带宽本来就贵,机房成本高,再加上政策宽松,能无限制访问外网,这些都是要加钱的。像蓝梯子这种海外云服务商,2H4G10M配置的香港服务器一个月才22元,性价比确实高,关键是BGP国际线路加CN2优化,国内访问延迟低,海外访问也快,怪不得那么多做跨境电商和游戏出海的都在用。其实我也试过他们家的机器,读写速度和稳定性都还不错,最起码没让我半夜爬起来重启服务器。
不过吧,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也不是万能的。比如有一次我们搞促销活动,流量突然暴增,10m带宽直接被打满,网站卡得一塌糊涂,客户投诉电话都快被打爆了。那会儿我真有点遭不住,差点就想直接加钱上50m带宽了。后来冷静下来一想,其实可以用CDN分流,静态资源走CDN,动态请求才走服务器,这样10m带宽也能顶住大部分压力。说实话,这种小技巧还是得靠平时多踩坑多总结,网上那些“带宽不够就加钱”的说法其实挺片面的。
对了,差点忘了,香港云服务器还有个特别适合做外贸、海外推广的地方,就是没有国内那种乱七八糟的备案要求。你说备案这事儿,真的是一言难尽,我有个朋友去年光备案就折腾了俩月,最后还被驳回了三次,差点把人逼疯。香港云服务器直接上,域名解析一改,网站立马上线,省心多了。有人说这样不安全,其实只要你服务器安全措施做得好,定期打补丁、备份数据,问题也不大。
不过说真的,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虽然香,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。像那种刚起步的小团队,预算有限,10m带宽其实挺合适的,既能保证速度,又不会花太多冤枉钱。可要是你做的是那种高并发、大流量的业务,还是得考虑更高带宽或者多台服务器分流,不然真遇到流量高峰,服务器直接趴窝,那就尴尬了。
我在《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》这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:“云服务器的选择,归根结底是业务需求和成本之间的平衡。”说白了,别光看带宽数字,得结合实际场景来选。像我们现在用的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,平时跑业务绰绰有余,偶尔有大流量就用CDN兜底,成本也能控制住,老板满意,我也能睡个安稳觉。
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,反正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,搞技术其实就是不断在各种限制和需求之间找平衡点。香港云服务器10m带宽,值不值,适不适合,真得看你怎么用,怎么折腾。要说体验,蓝梯子那种低价高性价比的方案确实挺香,但也别指望一台10m带宽的服务器能解决所有问题。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来,今晚还得给老板写个带宽升级的方案,唉,技术人的日常,哪有停下来的时候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