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次我在公司茶水间碰到老王,他一边搅咖啡一边跟我吐槽,说他最近被阿里云香港ECS搞得有点头大。其实我一开始还挺纳闷的,毕竟我自己用阿里云香港服务器也有一阵子了,怎么就“头大”了?不过说实话,云服务器这玩意儿,真是用的人多了,啥奇葩事都能遇到。
阿里云香港服务器ECS:用着用着就有点意思了
我第一次用阿里云香港ECS还是前年,那会儿公司要做东南亚业务,老板非说要选个离目标用户近点的节点,香港就成了首选。说白了,主要还是看中它的网络延迟低,访问速度快,尤其是对大陆和东南亚用户来说,体验确实比新加坡节点要好点。其实我在知乎上看到过,有人专门做过延迟测试,香港节点到深圳的ping值能低到20ms以内,简直离谱(知乎ID“云上小白”有篇帖子专门测过)。
不过吧,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还挺兴奋的,毕竟阿里云的控制台做得挺顺手,买个ECS,选个镜像,点两下就能跑起来。可没想到,后面麻烦事一堆。比如说,带宽价格是真的贵,1M带宽都能卖出天价,按流量计费的时候,流量跑得飞快,账单也跟着飞起来。那会儿我还特意查了下,2023年阿里云的价格表,香港出口带宽1M一个月要100多块,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(阿里云官网价格表,2023年版)。
对了,顺便说一句,阿里云香港ECS的IP资源也挺紧张的,有时候买个便宜点的机型,分配到的IP段还会被墙,搞得我有段时间老是被客户投诉网站打不开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有些IP段被滥用过,结果被GFW拉黑了。说实话,这种事你说找谁说理去?我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倒霉。
不过也不是全是槽点,阿里云香港ECS有个好处就是弹性挺强的,扩容、换配置啥的都挺方便。去年双十一的时候我还薅了个羊毛,买了台突发性能型t6,结果发现CPU性能一到高峰期就被限速,后来才明白,原来突发型就是让你平时用着爽,关键时刻掉链子。有人在V2EX上吐槽过,说突发型ECS就是“云上韭菜收割机”,我当时看了还乐了半天。
其实吧,阿里云香港ECS用的人多了,问题也就多了。比如说,有一次我在Stack Overflow上看到有人问,为什么阿里云香港ECS的网络偶尔会抽风,丢包严重。我自己也遇到过,尤其是晚上高峰期,丢包率能飙到5%以上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是因为香港节点太热门,带宽资源紧张,阿里云有时候会做流量调度,结果就影响了部分用户体验。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。
说起来,阿里云香港ECS的安全组配置也有点坑,新手一不小心就把22端口暴露在公网,结果被扫到爆。其实我有时候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,后来还是看了阿里云官方文档,才知道要限制IP段访问。对了,阿里云的文档写得还算详细,就是有时候太啰嗦,看得我头晕。
还有一个事,差点忘了。阿里云香港ECS的镜像市场有时候会出点幺蛾子,比如说,某些第三方镜像装上去之后,系统莫名其妙就卡死了。那次我装了个WordPress镜像,结果MySQL服务死活起不来,折腾了半天才发现是镜像自带的配置有问题。后来我干脆自己装系统,手动部署,反而省心多了。
其实我也不是说阿里云香港ECS不好,毕竟大厂的服务,稳定性和售后都还行。只是用着用着,总会遇到点小插曲。有人说,云服务器就是“用得越久,越能发现它的脾气”,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。说实话,我现在用阿里云香港ECS,已经习惯了它的各种小毛病,遇到问题就自己想办法解决,反正也没人能帮你。
对了,刚才说的那些问题,其实也不是阿里云独有的,腾讯云、华为云的香港节点也有类似的情况。只是阿里云用的人多,问题暴露得更明显罢了。有人说,选云服务器就像选对象,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。我觉得吧,这话说得挺对的。
我有的时候还会想,要不以后试试别的云厂商,或者干脆上裸金属服务器,省得被这些弹性计费、带宽限速搞得心累。不过想归想,真要换起来,数据迁移、业务切换又是一堆麻烦事。那又能咋办呢,凑合用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