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我真觉得,搞技术的人脑子里总有点怪想法。就比如前两天,客户突然问我:“你们有没有那种低延时的云服务器,最好在香港?”我当时脑子里嗡一下,心说这年头谁还不想低延时啊,尤其是做游戏、金融那帮人,恨不得数据包瞬移过去。可真要落到实处,香港这地儿,便宜的云服务器延时高,贵的又肉疼,真是让人头大。
低延时云服务器香港
说起来,香港的云服务器这几年是真的火。前阵子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哥们吐槽,说他为了给东南亚用户提速,试了三家云厂商,结果延时都不太理想。其实吧,这事儿我也遇到过。去年我们公司做直播项目,老板非要选香港节点,说是离大陆近,访问快。可我一测,白天还行,晚上高峰期延时飙上去,差点没把我气死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带宽和线路才是关键,服务器本身再牛,线路烂也白搭。
对了,顺便说一句,香港的云服务器有时候还真挺神奇的。我记得有次在AWS香港节点上部署,明明标着低延时,结果一查traceroute,发现数据包绕了半个地球,延时比新加坡还高。后来我在《Cloud Networking: Understanding Cloud-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s》(Zhang et al., 2021)里看到,云服务商有时候会因为成本或者政策,把流量绕路,导致延时飘忽不定。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离谱的?
其实我一开始也没太在意延时这事,觉得几十毫秒能有啥影响。直到有次客户做外汇交易,非说下单慢了几秒,损失了好几千美金。我才意识到,低延时不是说说而已,真能影响生死。后来我专门查了下,Ping值低于50ms才算“低延时”,但这玩意儿还得看你从哪测。有人说用Speedtest,有人说直接用ping命令,我个人觉得都不太准,最好还是用实际业务场景测一测。
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前几天在公司茶水间,运维小李还跟我抱怨,说香港云服务器最近老被抢,尤其是那种带CN2线路的,价格一天一个样。我问他为啥非得用香港,他说大陆备案太麻烦,香港不用备案,省事。其实吧,这事儿我也理解,谁都想省点事儿,但低延时和省事儿有时候真不能兼得。
对,还有个事我差点忘了。前阵子有个朋友在Telegram群里说,某些小厂的香港云服务器,号称低延时,结果一到晚上就丢包,客服还装死。后来我查了下,原来是共享带宽,晚上人多就卡。其实说起来,选云服务器还是得看口碑和线路,别光看价格。就像《2023年亚太云计算市场报告》里提到的,香港节点的带宽资源紧张,优质线路供不应求,价格水涨船高(IDC, 2023)。
我有的时候真觉得,低延时这事儿,除了选对云厂商,还得看运气。你说是不是?有时候同一家厂商,不同时间段延时都不一样。说白了,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一直低延时。要我说,能做到白天晚上都稳定在30ms以内的,已经算是神仙线路了。
其实我也说不准,未来香港的云服务器会不会越来越卷,延时能不能再降点。反正现在这行情,想要低延时,得多试几家,多测几次,别光信广告。要不然,真有可能被坑得连裤衩都不剩。哎,说多了都是泪,谁用谁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