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公司用的香港服务器最近是不是也慢得离谱?”上周五下午,隔壁组的阿伟突然在茶水间问我。我当时正琢磨着怎么把前端的图片压缩再压缩,听他这么一说,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来最近几次部署卡壳的场景。说实话,腾讯云香港服务器慢这事儿,最近在我们小团队里已经成了个公开的槽点了。
腾讯云香港服务器慢,这事儿到底咋回事
其实吧,最早我还真没觉得有啥问题。我们项目一开始选香港节点,图的就是离大陆近,理论上延迟低,访问快。结果上线没几天,客户那边就开始抱怨后台页面加载慢,图片半天刷不出来。我还以为是代码写得太烂,结果一查,服务器的带宽和CPU都没跑满,数据库也没啥压力。那到底慢在哪?
说起来,腾讯云的工单系统我都快用出感情了。每次一慢,先是自己查日志、看监控,实在没辙就提工单。客服回复倒是挺快的,基本都是那几句话:“请您提供traceroute结果”“建议升级带宽”“请检查本地网络环境”。我有时候真想问一句,你们自己用过香港服务器吗?
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个哥们发帖,说他用腾讯云香港服务器做游戏加速,结果丢包率高得离谱,延迟比新加坡还高。底下评论一堆人跟着吐槽,说什么“高峰期像在挤地铁”“晚上八点以后基本废了”。我一开始还不信,后来自己用speedtest测了下,白天还行,晚上直接飙到三四百毫秒,真有点遭不住。
其实我也不是非得黑腾讯云,毕竟阿里云、华为云的香港节点也有类似问题。有人说是因为大陆到香港的国际带宽本来就紧张,尤其是晚上高峰期,大家都往那挤,谁都快不了。这个说法我在《2023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白皮书》里也看到过,说是“跨境带宽资源有限,易受高峰期影响”(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, 2023)。不过我有点纳闷,既然大家都知道带宽紧张,为什么还要拼命推香港节点?
有一次开会,老板突然问我:“你觉得要不要把服务器迁回国内?”我当时脑子一热就说“迁吧”,结果一查备案流程,头都大了。后来想想,慢归慢,香港节点好歹不用备案,出了问题还能临时换个IP顶上。说白了,就是个权衡利弊的事儿。
还有个事差点忘了。前阵子我们有个客户非要用香港服务器,说是方便海外用户访问。结果上线后,东南亚那边的用户反馈还挺快,反倒是深圳、广州的用户天天喊卡。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被墙了,后来查了半天,发现是国内运营商到香港的线路绕得离谱,走的不是直连,反而兜了个大圈。你说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
说实话,我现在对“香港服务器=低延迟”这事已经不抱啥幻想了。有人说可以用CDN加速,有人说可以多买几台分流,但这些都得花钱。我们小公司预算有限,能省就省,最后只能认命。其实我也说不准,可能哪天腾讯云突然扩容了,速度就上来了;也可能明年我们就彻底迁回国内了。反正现在,慢就慢吧,客户不投诉就先这么凑合着用。
对了,刚才说的那个知乎帖子,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搜,关键字“腾讯云 香港 慢”,评论区比正文还精彩。说到底,云服务器这玩意儿,真的是玄学,今天快明天慢,谁也说不准。你说,是不是挺离谱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