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公司最近不是在用腾讯云香港的服务器吗?到底咋样啊?”前两天在群里,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哥们突然问我。我当时正好在调试一个API,脑子里还在琢磨为啥延迟老是飘,结果看到这问题,差点没忍住笑出声——这事儿我还真有点发言权,毕竟折腾了快俩月,坑踩得不算少。
腾讯云香港服务器测评
其实说起来,最早选香港节点,纯粹是因为国内备案太麻烦,客户又全在东南亚和欧美,想着离用户近点,速度能快点。腾讯云的香港机房,宣传得挺厉害的,说什么“高带宽、低延迟、稳定性强”,我一开始还真信了。结果上线第一天,网站访问速度倒是比国内快了不少,尤其是新加坡、马来那边,ping值基本都在40ms以内,感觉还挺爽的。可没过两天,晚上高峰期的时候,延迟直接飙到一百多,偶尔还丢包,真有点遭不住。
对了,顺便说一句,腾讯云的后台界面我觉得比阿里云顺眼点,操作起来没那么绕,尤其是安全组设置,基本上点两下就能搞定。有人说阿里云的文档更详细,但我个人觉得腾讯云的客服响应速度快点,至少我有一次凌晨两点问了个端口问题,十分钟就给我回了。说起来,这点还挺意外的。
不过,带宽这事儿就有点玄学了。按理说买的是5M带宽,结果用speedtest一测,白天能跑满,晚上就掉到2M多,尤其是遇到节假日,直接卡成PPT。后来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香港机房带宽资源紧张,尤其是国际出口,晚上高峰期容易被挤爆。其实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,反正我遇到过好几次。有人说用CN2线路会好点,但价格直接翻倍,我就没舍得上。
说到价格,这玩意儿真是水很深。刚买的时候赶上活动,三个月才两百多,感觉挺划算的。可续费的时候直接涨到七百多,差点没把我劝退。后来我在《云计算实战》那本书里看到,云厂商的促销价和续费价差距大,是行业常态,主要靠续费赚钱。说白了,羊毛出在羊身上,谁让咱贪便宜呢。
其实我还试过在服务器上跑Docker,部署了个Node.js服务,CPU性能倒是没啥问题,跑个小型项目绰绰有余。内存的话,2G基本够用,但要是装点啥监控、数据库啥的,还是得上4G,不然swap一开,性能直接拉胯。对了,腾讯云的快照功能还挺好用的,手滑删库跑路也能救回来,虽然我没真遇到过,但心里有点底。
有一次我还特意查了下,2023年Gartner的云服务魔力象限报告里,腾讯云在亚太区的表现还挺靠前的,尤其是网络覆盖和本地化服务。可说真的,香港节点的稳定性,和国内比还是差点意思,尤其是遇到大流量攻击,防护能力一般般。有人说可以加钱上高防IP,但那价格我看了下,直接劝退。
其实吧,选服务器这事儿,真没啥绝对的好坏,主要看你用来干啥。要是做外贸、跨境电商,香港节点确实方便,速度也说得过去。可要是追求极致稳定,还是得多备几个节点,别全指望一个地方。说实话,我现在都习惯了,晚上慢点就慢点,反正客户也没太大意见。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。
差点忘了,腾讯云的工单系统有时候回复慢,尤其是遇到节假日,等半天没人理,真有点无语。有人说可以打电话催,但我试过一次,客服小哥声音都快哭了,说最近太忙。我也不好意思再催,毕竟人家也不容易。
总之吧,腾讯云香港服务器,优点缺点都挺明显的。要说推荐,我也说不准,反正按我的经验来说,能用就行,别太较真。要是你有啥更好的选择,记得告诉我一声,咱们一起踩坑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