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公司用的香港服务器是哪家的?”前两天在群里,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哥们突然问了这么一句。我当时正好在调腾讯云的香港主机,脑子里还在琢磨怎么把带宽再拉高点,结果看到这问题,差点没忍住笑出声——这年头,谁还没折腾过香港服务器啊?
腾讯云主机 香港服务器
说起来,第一次用腾讯云的香港服务器,还是两年前的事。那会儿公司要搞个海外业务,老板非说“香港节点速度快,离大陆近,备案还省事”,让我去选个靠谱的云主机。其实吧,我一开始还挺犹豫的,毕竟阿里云、AWS、UCloud啥的都用过,腾讯云那会儿在香港的口碑好像也就那样,论坛上有人说“丢包高峰期有点厉害”,也有人说“价格便宜,凑合用”,反正众说纷纭。
不过后来我发现,腾讯云的香港服务器,带宽弹性还挺灵活的,尤其是那种按量计费的模式,适合我们这种流量波动大的业务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腾讯云的后台界面我觉得比阿里云顺手点,虽然有时候菜单藏得有点深,找个安全组都能找半天,真是服了他们的产品经理。
有一次,凌晨两点多,突然收到监控报警,说香港主机的延迟飙到300ms+,我当时还以为是被攻击了,结果一查,原来是我们自己业务代码死循环了,CPU打满,网络都快喘不过气。说实话,那一刻我真有点怀疑人生,腾讯云的工单系统倒是挺快,十分钟就有技术支持回我消息,虽然最后问题还是得自己解决,但这响应速度,感觉比AWS那边的“机器人客服”靠谱多了。
其实吧,香港服务器的优势,大家都懂,无非就是免备案、速度快、国际带宽充足。可你要说真有多完美,那也不至于。比如说,带宽贵是真的贵,尤其是高峰期,价格能翻一倍。还有,偶尔会遇到IP被墙的情况,前阵子我们有个节点就被莫名其妙拉黑,搞得我一顿查资料,后来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“腾讯云香港IP段被墙概率比阿里云低”,但我觉得这事儿纯属玄学,谁也说不准。
对了,差点忘了,前几天在看《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》(王伟著,2021)的时候,里面有一章专门讲了云主机的跨境部署,说香港节点其实是很多大陆企业出海的首选,主要是因为法律和网络环境都比较宽松。我当时还在想,这书写得挺实在的,没整那些虚头巴脑的“云原生”“数字化转型”啥的,反倒是把香港服务器的优缺点说得明明白白。
不过说真的,腾讯云香港主机的稳定性这两年确实提升了不少,至少我用下来,除了偶尔的网络抖动,基本没出过大问题。有人说“用云主机就得做好备份”,我觉得这话没毛病,毕竟云也不是万能的,出点幺蛾子谁都扛不住。对了,顺便提一句,腾讯云的快照功能还挺好用,虽然有时候快照恢复速度慢得让人抓狂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其实我也不是在给腾讯云打广告,毕竟每家云厂商都有自己的坑。就比如前阵子有个朋友在某论坛上吐槽,说他买的腾讯云香港轻量应用服务器,结果被分配到一个“共享带宽”的节点,晚上高峰期直接卡成PPT。我当时还安慰他,“这事儿哪家云都一样,轻量服务器本来就不适合跑大流量,想省钱就得忍着点。”
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前几天在Gartner的2023年云基础设施报告里看到,腾讯云在亚太区的市场份额已经排到第三了,紧跟着阿里和AWS。其实这也能说明点啥,毕竟能在香港这种兵家必争之地站稳脚跟,多少还是有点实力的。
不过吧,云主机这东西,真没啥绝对的好坏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。你说是不是?反正我现在用腾讯云香港服务器,图的就是个省心,出了问题有工单,有人管,带宽弹性也够用,价格还能接受。至于以后会不会换别家,谁知道呢,反正技术这玩意儿,变得太快了,今天还觉得腾讯云香,明天说不定就被别家种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