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一次我在公司茶水间碰到老王,他一边搅咖啡一边跟我说:“你们最近不是在搞那个海外业务吗?用没用过腾讯香港云服务器?我听说挺快的。”其实我那会儿还真没怎么仔细研究过,毕竟之前一直用AWS,后来因为预算问题,老板非要我试试国内厂商的香港节点,说白了就是想省点钱,还能离大陆近点,访问速度快点。
腾讯香港云服务器搭建这点事儿
说起来,第一次用腾讯云香港服务器,真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。注册账号那一步还挺顺利,实名认证啥的,反正国内厂商都差不多,麻烦归麻烦,习惯了也就那样。选配置的时候我还纠结了半天,2核4G还是4核8G?后来想想,反正是测试环境,先来个便宜的,反正随时能升级。
有个事我差点忘了,买完服务器之后,安全组没开端口,结果SSH死活连不上,折腾了半小时,后来在腾讯云控制台里一看,22端口压根没放行,真是自己坑自己。其实我觉得腾讯云的控制台界面比阿里云稍微直观点,虽然功能多了点,但找起来还算顺手。
装系统的时候我选了Ubuntu 20.04,主要是习惯了,CentOS现在都快没人维护了。装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apt update && apt upgrade,生怕有啥漏洞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腾讯云香港节点的镜像源速度还行,没AWS那么慢,当然跟国内比还是差点意思。
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,腾讯云香港服务器的带宽其实挺紧张的,尤其是晚上高峰期,丢包率会高一点。我自己测了下,ping国内的延迟大概在30-50ms之间,偶尔会飙到100ms,不过整体还算能接受。有人在V2EX上吐槽说,晚上会卡得要死,但我用下来感觉还行,可能是我没跑大流量业务吧。
其实搭建环境这事,没啥特别的套路,无非就是装LNMP或者LAMP,反正看你要跑啥。我这次是部署Node.js服务,顺手装了个PM2,Nginx反代,SSL证书直接用腾讯云免费的,申请起来比Let's Encrypt还方便点。对了,腾讯云的证书管理服务我觉得挺好用的,自动续期啥的省心不少。
有个小插曲,刚开始我以为香港节点能直接访问国内数据库,结果发现延迟高得离谱,后来还是在香港节点也搭了个MySQL,数据同步用的主从复制。其实我一开始没想到这个问题,还是同事提醒我说“你别想着跨境访问数据库,慢得你怀疑人生”。
说实话,腾讯云的工单响应速度还行,有一次我问了个防火墙策略的问题,半小时就有人回我了,比AWS那种英文邮件来回折腾省事多了。
我在《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》这本书里看到过一句话,大意是“云服务的本质是资源的弹性和可控性”,其实用下来我觉得,香港节点就是给那些既想靠近大陆、又不想被国内备案卡脖子的业务准备的。
不过也不是啥都好,比如价格,香港节点比国内贵不少,带宽尤其贵,1M带宽都能买国内5M了。还有就是有时候会遇到IP被墙的情况,这个真没办法,谁让咱们做的是灰色地带的业务呢?
其实我也说不准,腾讯云香港节点到底适不适合所有人,反正我用下来,做点轻量级的海外业务还挺合适的。要是你真要跑大流量,还是得多测测,别被带宽坑了。
差点忘了,腾讯云的API接口还挺全的,自动化部署啥的很方便,我用Python写了个小脚本,批量开关服务器,省了不少事。
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明明是想省钱,结果最后还是花了不少,哈哈。反正吧,云服务器这东西,谁用谁知道,别信广告,自己多试试才靠谱。
据2023年Gartner的云基础设施报告,亚太区云服务市场增长最快的就是香港节点,腾讯云也算是跟上了节奏。
我有的时候还挺佩服自己,能在一堆云服务里折腾出点门道来,不过说真的,哪天要是不用备案了,我还真想全都搬回国内,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