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公司最近还用香港轻量云吗?”前两天在群里,有个做外贸的小伙伴突然问我。我一愣,想了想,确实,最近身边好几个人都在折腾这个玩意儿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对“轻量”这词儿还挺不屑的,觉得是不是就是个低配VPS换了个马甲,结果真用起来,发现还真有点意思。
云香港轻量服务器:用起来有点意思
其实我第一次接触香港轻量云,还是去年年底。那会儿公司要搞个小型的海外站点,老板非说要“速度快、价格低、还能随时扔掉”,我一开始还想直接上AWS,后来一看账单,差点没把我劝退。后来同事小李说:“你试试腾讯云的香港轻量,便宜得离谱。”我半信半疑地开了台,结果一晚上就搭好了WordPress,速度还真不赖。
说起来,香港节点的轻量云,最吸引我的其实是那个“免备案”——这点对我们这些做外贸、做独立站的真是救命稻草。国内服务器动不动就要各种材料、各种审核,搞得人头大。香港这边,开完就能用,省心多了。对了,顺便说一句,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“香港轻量云就是个玩具,别拿来跑生产”,我当时还挺认同的。可后来发现,真不是所有场景都得上高配,像我们这种小项目,轻量云反而灵活。
不过吧,轻量云也不是啥都好。比如带宽,1M、3M、5M,听着挺唬人,真跑起来,流量大点就有点遭不住。上次我们搞活动,流量一上来,直接卡成ppt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轻量云的带宽是“峰值”,不是“保证”,这点坑了我一把。有人说可以升级,但价格一上去,和普通云服务器也差不多了。说白了,轻量云就是给你“轻量”用的,别指望它扛大流量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,客户非要在香港轻量云上跑个Node.js的爬虫,结果没两天IP就被墙了。那会儿我还纳闷,明明是香港节点,怎么也会被墙?后来在V2EX上看到一哥们说,香港轻量云的IP段被滥用太多,容易被拉黑。你说,这事是不是挺扯的?哈哈。不过话说回来,谁让它便宜呢,大家都来薅羊毛,IP被封也算是“用力过猛”的后果吧。
其实吧,我觉得香港轻量云最适合的场景,还是那种“试试水、做测试、搞小项目”的。像我们公司有时候要给客户演示个原型,或者临时搭个API,直接开一台,几分钟搞定,完事就删,省钱又省事。对了,差点忘了,腾讯云和阿里云的香港轻量云,价格经常有活动,首月几块钱,简直不要太香。有人说“便宜没好货”,但我觉得,合适自己的才是好货。
说实话,我有时候也会担心,万一哪天政策变了,香港轻量云也要备案,那可咋整?不过目前看,大家都还在用,没啥大问题。对了,前阵子看《2023年亚太云计算市场报告》(IDC, 2023)里提到,香港节点的云服务需求还在涨,尤其是中小企业和跨境电商,看来我还真没选错路。
写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,前几天有个做独立站的朋友跟我说,他用香港轻量云搭了个小型CDN节点,效果还不错。我一开始还不信,后来他发了测速截图,确实比国内访问快不少。看来,轻量云虽然“轻”,但用对了地方,还是挺能打的。
其实我也说不准,未来香港轻量云会不会越来越卷,或者哪天就被政策一刀切了。但目前来说,像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项目,真是离不开它。要说缺点嘛,肯定有,但优点也挺香。你说,这是不是“性价比之王”?反正我现在还挺依赖它的,等哪天真不行了,再说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