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香港服务器最近有没有被阿里云盾搞得头大?”上周在群里,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哥们突然冒出这么一句。我当时正好在调试一个Node服务,手一抖,命令行直接卡死。说实话,阿里云盾这玩意儿,我一开始真没太在意,觉得就是个后台安全防护,顶多拦拦端口、扫扫木马,没啥存在感。可自打把业务迁到香港节点,事情就变得有点微妙了。
阿里云盾 香港服务器
其实我第一次用阿里云香港服务器,还是前年双十一薅羊毛的时候。那会儿想着离大陆近,访问速度快,备案也省事。结果刚上线没两天,SSH端口就被云盾自动加了个“高危告警”,还给我发了邮件。说实话,我当时还挺纳闷:这不是我自己开的端口吗?怎么就高危了?后来查了下,原来云盾在香港节点上,安全策略比大陆还要“积极”——据说是因为香港节点被扫得更狠,尤其是做外贸、游戏、加速啥的,分分钟被黑客盯上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云盾有时候也挺烦人的。比如我有个朋友做爬虫,服务器上装了点自定义的网络工具,结果云盾直接给他拦了,后台弹出一堆“异常流量”警告。那哥们气得直骂娘,说“我自己服务器自己用,凭啥你来管我?”其实我也理解,阿里云盾的初衷是防止被攻击、被挖矿啥的,但有时候确实有点“一刀切”。
对了,顺便说一句,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,说阿里云盾在香港节点会自动下发iptables规则,甚至有时候会把你自定义的防火墙策略给覆盖掉。这个我自己倒是没遇到过,但有一次我在配置端口转发,明明规则写对了,就是死活连不上,后来重启云盾服务才恢复。你说这事是不是挺离谱的?
其实吧,阿里云盾的“强管控”也不是没有道理。前阵子我看了下《2023年中国云安全报告》(赛迪顾问出的),里面提到香港节点的DDoS攻击频率比大陆高出30%以上,尤其是金融、博彩、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,几乎天天被扫。阿里云盾在香港服务器上加码,估计也是被这些“高危行业”给逼的。可问题是,像我们这种正经做业务的,有时候就被误伤了。
说起来,阿里云盾的后台界面其实还挺花哨的,各种安全告警、流量分析、自动修复啥的,点进去一堆英文和专业术语。我有时候真看不懂,尤其是“入侵检测”那一栏,动不动就给你弹个“高危漏洞”,点进去一看,原来是个没用的测试端口。有人说云盾太敏感,有人觉得它不够智能。反正我个人觉得,安全这事儿,真是个玄学。
不过说真的,阿里云盾有时候也救过我。去年有次服务器被人爆破,云盾直接给我发了短信,后台自动把可疑IP给拉黑了。那会儿我还在外面吃饭,要不是云盾自动拦截,估计数据早就被拖走了。后来我在《云安全实战》这本书里看到,云盾其实是基于大数据和AI模型做威胁识别的,虽然有时候误判,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挺靠谱的(王伟, 2022)。
其实我现在用阿里云香港服务器,已经习惯了云盾的“碎碎念”。有时候它弹个告警,我就顺手点掉;有时候真遇到问题,反而还得靠它兜底。说白了,安全和自由,永远是个平衡。你要是图省心,就让云盾多管点;要是追求极致自由,可能得自己折腾裸机,甚至考虑别的云厂商。反正我现在是佛系了,能用就用,不能用就换,没啥好纠结的。
对了,刚才说的那个做爬虫的朋友,后来还是把云盾关了,结果没两天服务器就被挖矿木马攻陷,最后还是我帮他重装的系统。你说这事儿怪谁?哈哈,反正我现在是再也不敢乱动云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