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其实一直都觉得,手机用云服务器这事儿,听起来有点高大上,实际上操作起来也没那么玄乎。前两天(应该是周三吧?反正那天深圳下雨,我还差点摔了一跤),我同事阿杰突然问我:“你手机上怎么连的香港云服务器?是不是很麻烦?”我当时一愣,心想这玩意儿不就输个IP、账号密码,点两下就行了嘛。结果后来发现,好像也没我想的那么简单……
手机使用香港云服务器——有点麻烦,也有点意思
说真的,我第一次用手机连香港云服务器,还是去年年底。那会儿我刚换了新手机,iPhone 14 Pro,兴奋得不行,啥都想试试。其实吧,主要是因为国内有些服务老是被墙,或者速度慢得离谱。阿杰说香港云服务器快,我就心动了。
结果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懵,呃...其实也不算吧,就是那种“怎么这么多App都要权限啊”的感觉。后来我下了个Termius(有点像手机上的SSH工具),然后在地铁上鼓捣了半天,终于连上了。说实话,地铁信号巨差,连上那一刻我差点想大喊一声“我成功了!”不过想想还是算了,毕竟旁边坐着个大妈一直盯着我手机屏幕看,搞得我有点尴尬。
其实用手机连香港云服务器,最常见的就是远程管理、搭梯子(呃,这个好像不能明说?你懂的)、还有就是跑点小脚本啥的。
我有个朋友,阿明,他是做跨境电商的。他说他们公司全靠香港云服务器,手机上随时查库存、改价格啥的,方便得一批。
不过话说回来,手机操作终究没电脑爽,屏幕小,手指点来点去,老是点错。尤其是那种命令行,输错一个字母,直接报错,真的无语。
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依赖手机了。前几天我妈还说我:“你一天到晚盯着手机,眼睛都快瞎了!”我嘴上说“知道啦”,其实心里还挺不服气的。可是吧,手机确实方便,尤其是出门在外,谁还背个笔记本啊?
对了,关于香港云服务器的速度,我查过一篇论文(好像是Li, J., & Wang, Y. (2022). "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ross-border Cloud Services in East Asia."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, 11(3), 45-59.),里面说香港节点对大陆用户来说延迟低、速度快,尤其适合实时应用。呃,虽然我没看完那篇论文,英文太多,头有点大,但大致意思就是这样吧。
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用香港云服务器好。我有个同学,他在广州做IT,说他们公司用的是国内云,觉得香港云有时候不稳定,尤其是高峰期。还有一次我手机连上去,结果卡在那儿半天,差点以为自己把服务器搞挂了。后来才发现是我流量用完了,哈哈,真是尴尬。
说到安全问题,这个我还真有点担心。毕竟手机上啥都能装,万一中个木马,服务器密码被盗了咋办?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要开两步验证,最好别用弱密码。其实我也知道这些道理,但有时候图省事,密码就随便设了个123456,唉,真的不应该。
还有一次,应该是去年夏天吧,我在家用手机远程重启服务器,结果手一抖,输错命令,把数据库给删了。那天晚上我都快哭了,幸好有备份,不然老板非得把我骂死不可。
说起来,备份真的很重要,尤其是用手机操作的时候,手滑的概率比电脑高多了。
这事我跟阿杰说了,他还笑我“手残”,不过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,谁还没手滑过啊?
其实吧,手机用香港云服务器,优点缺点都挺明显的。优点就是方便、速度快(大部分时候),缺点就是操作不如电脑顺手,安全性也得多留心。
我在某本书里看到过,说未来移动端会越来越多地参与云计算,甚至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PC端(书名我忘了,反正是本蓝色封皮的技术书)。我觉得吧,这事有待商榷,毕竟手机再怎么方便,屏幕小、输入慢,还是有点局限。
唉,说了这么多,其实我也没啥结论。反正吧,手机用香港云服务器这事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。你说是不是?
哦对了,今天写这篇的时候,外面又下雨了,深圳的雨季真是没完没了。我的猫趴在窗台上看雨,我在这儿敲字,突然觉得,生活其实也挺有意思的。
说不定哪天我会用手机远程给猫喂饭?哈哈,想多了吧。